跳至正文

【产品对比】非对称之战:Tableau VS. FINE BI

Apr, 2023
Nov, 2023 Update

客观的说,目前唯一能和Tableau“比肩而立”的BI,唯有微软Power BI;但二者又并非“你死我活”的同质化竞争,而是各有侧重,在各自的方向上做到了最优(可以参考 Tableau VS. Power BI系列文章,参考1)。迄今为止,没有任何一家国产BI的综合功能能和上述二者比肩,甚至难言“望其项背”;如果国产BI厂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和国际一流BI的差距,而是任由市场部门大肆宣传“Tableau退出中国、微软退出中国”的假消息,甚至动辄论证“超越Tableau遥遥领先”,这将是对行业客户最大的不负责任。喜乐君尊重竞争者急切地赶超、努力“登堂入室”的心态,但拒绝打着“信创”和“自主创新”旗号的恶意中伤。

喜乐君写下这篇对比文章,一方面是借此帮助理解不断阶段、不同架构的工具之间的差异,另一方面是帮更多人避免市面上某些市场化言论的误导。“桃李不言、下自成蹊”,好产品不需要言过其实的推荐,大肆宣扬的背后则往往暗藏玄机。

2019年,喜乐君曾写过两篇Tableau对比帆软的文章(Tableau 2019 VS FineBI 5.0),时隔三年,FINE BI6.0姗姗来迟,Tableau全球易帜Salesforce,中国区域取消直营、销售则易手Software One和阿里(参考2)。在这个时间点,基于过去多年项目实践、数据咨询的经验,喜乐君想更加深入地对比二者的差异,帮助更多企业做出明智的、符合当前阶段的选择。

⚠️“帆软”是一个企业名称,其中包含Fine Report,Fine BI、简道云、九数云等多个数据类产品(参考3),本文主要选择“Fine BI”,与Tableau Desktop(参考4)对比,本文暂不对ETL展开对比(优劣过于明显)。

⚠️本文未经Tableau官方及帆软官方,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审定;未经允许,不得用于商业目的;仅代表个人立场。

一、以终为始: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分析平台?

产品对比的主要目的,是辅助企业或个人用户做出适合自己的工具选择。产品只有差异化特色,既无好坏,更无绝对的第一和第二;但每个企业和个人却又自己的成长阶段,有自己的需求和使命。因此,识别自己的需求,明确企业所处的数字化阶段,有助于做出明智的选择。

1、企业不同阶段对应的BI形态

从企业数据化阶段来看,企业存在如下的几个阶段,对应不同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工具。

  • “传统企业”:“传统”一词和行业无关,指业务不在线、数据难以被完整、准确、及时记录的“落后状态”。数据Data依然存在,只是以纸质、零星软件平台的方式存在,无法被直接使用。这个阶段的企业,很容易听信“数据填报就是BI”的市场片面之词,真以为自己走在了行业前列。以国有企事业单位最为明显(容易上当受骗)
  • “企业信息化“:Information信息是DATA有效整合的形态,这个阶段企业的典型特征是软件平台众多,最典型的是ERP、MES、CRM等围绕生产、客户的数据采集系统,它们与业务流程直接相关,是数据的收集者和整理者;分析侧重于Report、PPT而非可视化Dashboard,更鲜少探索性问题分析。这个阶段,数据治理成为关键,填报、低代码、RPA等各种补丁用来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转。整个分析生态往往被IT部门掌控。
  • “敏捷BI”阶段:企业不在满足于Report、PPT,而侧重于从数据中探索业务问题,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数据仓库(Data Warehouse)出现,业务系统与分析系统二者分离,同时,业务用户日渐成为分析主力。这个阶段,Tableau、power BI等敏捷BI开始在业务部门中成长起来,分析从IT部门转向业务部门。数据共享中心、精益中心,甚至专职数据分析师开始涌现,并迅速转变过去低效的分析模式。
  • “数字化企业”:数据成为企业决策的关键环节,从上而下,数据驱动的企业文化日渐形成,并推动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模式,比如从传统的产品销售到订阅。这个阶段,BI工具得以在业务部门中普及,假设验证成为业务决策的关键构成部分,不同的工具平台、软件相互辅助,共同服务于“业务决策”一个中心。

从上述的阶段分析来看,不同的企业阶段,对应不同的工具需求,对应不同的员工能力。敏捷BI是Business Intelligence,而非仅仅是Business Information,基于这样的认知,BI辅助决策需要包含如下的功能部分:

  • “数据仓库”:外部数据仓库,或者BI平台自建的Data Warehouse,正如Kimball 和Ross两位大师在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一书中所倡导,DW/BI Platform才能把数据和分析的价值发挥到最优。
  • 从“数据”到“数据服务”:虽然有了DW,但是数据资料并非就必然是数据服务,企业级的BI平台,不仅要支持单表的分析,还要支持主题的分析,此时数据模型、指标定义就成为关键,缺乏这个逻辑层,就难以实现数据准备和业务分析的分离,会制约长期的分析效率。在这个环节,工具的性能是常见的瓶颈。
  • 敏捷分析:面向业务用户、人人可用的分析工具,是数据资产转化为价值决策的关键;分析工具应该支持多种可视化样式、便捷的仪表板制作、综合的交互功能、多种函数特别是高级分析函数,分析结果支持订阅、通知、下载等多种服务方式。在这个环节,图形设计方式和计算是常见的瓶颈。
  • 敏捷ETL:对于数据质量较好,或者IT部门支持充分的企业而言,面向业务的敏捷ETL是锦上添花;但是对于对于数据质量欠佳的企业而言,敏捷ETL更像是及时雨,它有助于弥补数据质量的不足。

基于上述的功能板块,企业首先要实现建立数据采集、数据分析相互独立的分析框架,参考如下的架构所示,有助于理解“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”在企业数据架构中的总体位置。

基于这样的架构,再把DW/BI平台进一步展开为更多的逻辑层次,其中的关键是数据服务(数据资料和通用计算)、可视化分析内容、分析服务。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展开更多的内容,上下贯通、左右相连,共同组成大数据分析平台。

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而言,这个架构的作用会有所不同,传统企业会认为过于“前沿”,它们的首要目标是数据采集,为了满足一定的分析功能,它们会选择“填报类型工具”做补充,并且强调Excel等工具在数据治理中的关键作用。而以IT为主导的信息化建设之下,IT会选择简单可视化工具作为补充,特别是部署简单、方便开发、性能稳定、便于嵌入的产品,像Smart BI。

参考B站视频:短期的“形式”,长期的“主义”——伪BI头牌“填报”

而对于数据质量较好的企业,才会对独立的BI分析工具有所需求,并且期望分析从IT团队转向业务部门——这是business information和business intelligence 的重大区别。同时,这就要求BI工具足够便捷,学习成本过高则业务用户难以普及(比如Power BI),同时功能要足够强大,解决纷繁复杂、灵活多变的探索性问题需求。

当然,更高阶段的工具总是可以向下兼容的,但脱离企业阶段的工具往往难以发挥最大的价值,而且对用户提出了过高的要求。这也是选择工具时不可不慎的地方。明智的企业应该选择略高于当前阶段的工具,而且借助于优秀的软件工具、卓越的咨询顾问实现跨越,而非飞跃。

2、Tableau20周年

2023年,是Tableau公司成立20周年(2003~2023),这个寿命超过了全世界公司的平均寿命,而且在10岁上市纽交所(代码DATA)。创始人是典型的技术派,创始人甚至获得了图灵奖。Tableau在20年前就奠定了最重要的可视化基因,并被后来众多公司模仿学习。

如今,Tableau已经成长为庞大的DW/BI+ai的平台,依然以Desktop可视化为主力产品,2018年推出的Prep Builder则是敏捷ETL的代表,在被Salesforce收购后,Tableau正在加强以Tableau Server为中心的云服务能力。

3、Fine BI发展简史

帆软成立于2006年,成立之初的重点是“报表工具”(Fine Report),当年和润乾有南北分庭抗礼之势(北润乾南帆软),后来以持续的产品和市场力量几乎占据了中国报表的半壁江山,如今也是帆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。

帆软BI首个版本开始于2013年(参考资料:“到Fine Report站稳脚跟后,大概是2013年了,我们意识到需要拓宽赛道,就顺应市场需求推出Fine BI产品”)。大约在同一年前后,Tableau开始进入中国,逐渐吸引了一大批忠实客户。帆软BI早期版本并未有明显出彩之处,甚至5.0版本都难以被普遍接受,不得不在2021年全面重写架构、推翻重来(参考资料),至少从形式上更像Tableau。在我看来,产品实力依然显著落后于国际同行,特别是数据引擎、关系主题模型、高级交互和高级计算等方面。

在2023年,帆软BI才姗姗来迟地推出测试的Saas云版本,显著落后于其他厂商。

在国产报表和BI细分行业,帆软也许不是产品力第一的企业,但绝对是“营销力”第一的企业,你甚至会感觉到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,这种力量反过来推动了“自我感觉良好”的氛围。

二、非对称之战:Tableau和FineBI

虽然Tableau在被Salesforce收购后,发展态势有所减缓,但目前还没有工具能撼动它在业务用户中形成的“敏捷自助分析”的行业地位。因此,Tableau和Fine BI的比较,注定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,在一开始胜负既分;不过,接下来的比较,依然有助于用户了解BI的能力组合,从而评估自己的所处阶段,和所需的工具。

1、数据接入和数据建模

数据连接是分析的起点,看似简单,实则关联着整个分析世界。它的左侧是数据准备(输出高标准的数据表),右侧是数据模型(提供跨单表的主题分析);同一个计算在两侧也会展现为不同的样式,这既是ETL和可视化的分界线,也是Power BI中“计算列”(calcualted columns)和“度量值”(measures)的分界线。

这里先仅仅说右侧的部分,按照复杂程度,至少包含单表连接、多表合并、多表匹配、数据模型四个环节。其中前面两个是所有工具的通用基础,后者两个是工具之间的差异化所在。

从功能的位置和设置来看,FineBI6.0更像Power Pivot,它们都把行级别的数据合并(并集/上下合并,连接/左右合并)单独处理,而把多表关系置于分析之中,而不像Tableau可以在在一个界面中以逻辑层、物理层整合在一起。

功能/工具TableauPower BIFINE BI6.0备注
1、单表连接/自定义SQL☑️☑️☑️入门必备
2、多表合并(Union/JOIN)☑️☑️ Pivot☑️自助数据入门必备
3、多表关系(relationship)✅✅
可多事实表
✅✅✅Pivot
多事实表
共用维度表
✅ 关联视图
4、包含合并和关系的Model✅✅不是所有的关系
默认是数据模型
5、数据混合(临时关系)✅✅✅混合✅Treatas函数PBI代码学习成本极高

可以用一句话形容Tableau中的关键功能:相同业务场景用Union并集、相近的业务场景用Join连接、相同的业务主题用Relationship关系、跨业务主题用Blend混合。

1)基本功能对比

Fine BI 6.0的“关联视图”提供了上述多表关系的设置选项,不过官方说明该功能主要用于“权限控制”(也许是我理解了这个文档,参考5),这句话误解了“关系/关联”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。当然,这也许意味着,它可能不能很好地支持多个事实表;同时,如果你要构建一个包含“行级别合并、多表关联”的数据模型,可能也很难达到你的预期。特别是它没有默认的基数设置,必须配置,但这恰恰是业务用户的技术瓶颈。

上述图片来自帆软网站

真正的数据模型,不仅仅是支持多事实表的多种合并、关联方式,而且要考虑业务需求,在最为详细级别的级别、在业务上有意义的级别建立关系,而且可以是多事实表的关联关系。所以,数据关系(帆软称之为关联)只是“数据模型”的前提,但并非等价。

在Tableau中,数据关系向下兼容行级别的数据合并,二者构成了“物理层-逻辑层”的层次关系;这个过程可以在Desktop的数据源阶段完成,不像Power BI一样需要跳转到Power Pivot中单独完成(这里先不说Pivot使用了单独的M语言)。

当然,数据合并并非仅仅上面提到的几种,其实数据合并是一个庞大的功能组合。喜乐君在《数据可视化分析2.0》一书中总结了“数据合并的分类矩阵”,如下所示。在这里,明细表级别的合并是入门功能,为所有工具普遍支持(包括excel);问题或者说聚合级别的匹配,以及数据模型的支持度则是BI工具差异化所在。其中难点在于关系的支持度和向下兼容程度。

在关系上,Power BI的表模型是巅峰,而在混合上,Tableau的拖拽混合绝对是优雅、易用之巅峰,无出其右。这也是国产BI普遍的弱点——国产BI往往还在行级别的合并、连接上用力,逻辑层次的关系功能都泛善可陈,甚至严重不足。

2)Fine BI中缺失的关系场景

随着关系的类型越来越细化,工具之间的差异就会暴露无疑。包括数据源的类型、连接的方式(实时/提取),又都会对数据关系的设置构成明显的影响。Fine BI甚至对与Excel合并的实时数据库有一定要求(参考6)。

  • 按照位置区分,关系又可以分为数据源阶段的稳定关系(relationship)和问题阶段的临时关系两种情景。
  • 按照数据表特征区分,关系又可以分为事实表+维度表的简单关系,和多事实表的高级关系。

在部分业务问题中,我们甚至会遇到临时性的关系,比如销售过程转化分析中完成“不同年月的转化率”,此时需要从两个表中获得不同日期对应的的不同聚合。这种既临时性,又聚合后关联的匹配,就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Tableau中,可以使用混合(blend),而在power BI,则有“非活动关系”可供借鉴。

喜乐君图书附图:临时混合关系实例——两个事实表完成KPI达成分析
网络图片:采悟(认识Power BI中的非活动关系和USERELATIONSHIP函数)

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,目前Tableau在数据关系模型最为友好,临时关系也用混合的方式变得异常友好,当然也存在无法使用共享维度等问题(已经列在开发计划);Power BI的关系模型则最为专业,甚至支持环形关系,适合构建宏大的主题分析,当然这也意味着几乎只有IT专业用户才能完全驾驭。

相比之下,Fine BI6.0只是解决了之前没有的“关系匹配”问题,但在多事实表关系、从关系到模型、临时关系、数据支持度等多个方面,都还存在改进的空间。这也意味着,它目前很难被用于构建宏大的“数据主题模型”,这就限制了从数据到数据服务(data service)的支持度。一个完整的数据模型,既要高屋建瓴地支持指定详细级别的预先匹配,又要向下兼容行级别的数据合并,还要考虑一些“模型”之外的临时性关系。

如下所示,喜乐君绘制了一个通用的关系模型,包含了数据合并、数据模型的常见概念。

当然,Tableau在数据模型方面也有不足,比如不支持“网状结构”,暂不支持“共享维度”(shared dimension),也不像DAX那么“高级”(可以在代码中任意引用)。不过,面向业务用户,它已经做到了最佳的平衡,高于、但又没有高于太多业务用户的理解能力和业务场景。对于业务用户而言,想要掌握DAX背后的Related、Related Table、treatas等函数,需要极高的逻辑抽象能力方可实现。

2、数据可视化和仪表板分析

在数据接入或构建必要的模型之后,就进入了可视化分析的范围。可视化绘制的易用性(50%)、交互和仪表板探索(35%)、高级图标的支持度(15%)就成为主要的考量因素。

首先,我想强调的是,业务分析中可视化图形不是“因人而异”的主观设计,也不是追求“形式主义”的设计美学,而是追求以最佳的可视化样式帮助业务领导获得信息、做出判断。这个过程的背后是心理学、决策体系,是有原理可循的科学。所以,基本上可以认为,可视化图表的最佳样式、框架基本是客观的、预设的;分析师只能在这个框架基础上做补充、完善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,要分析“产品的销售额”,基于单一的销售额字段,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条形图,如果产品非常多就要考虑分布,这可以视为是确定性的思考范式;如果贸然用饼图、气泡图等,都会让展现走向“形式”,而非业务分析。

其次,业务可视化有两个重点:从问题到最佳可视化图形、多个可视化图形的交互设计。

只有最佳的可视化图形,才能顺应观众视觉上的“潜意识属性“;避免像3D、阴影、复杂动画等不合理形式带来的干扰。而在纷繁复杂的业务探索分析面前,交互赋予可视化仪表板以灵魂,最常见的交互是筛选、高亮,辅助性的有跳转、导航、下载等,高级形态则是借助变量(参数,或集合,或数组,或参数表)而来的高级交互,代表性的有Tableau中的参数动作(parameter action)、集动作(set action)和动态对象可见性(dynamic zone visibility)。

基于这样的考虑,我们来看一下“可视化领域的梵高”——Tableau,和国产BI的代表产品——Fine BI的对比。

1)可视化的设计架构(Tableau VS. Others BI)

Tableau最以为傲的可视化架构,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几十年前的Polaris项目,其核心内容曾发表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等多篇专业期刊中。二十多年的中国,还鲜有BI产品能用类似的科学理论去支撑自己的产品设计,更多的是“拿来主义”的开源组件,和锦上添花的“自研算法”。在可视化BI领域,由于Tableau如此卓越、超前的设计理念,很多人甚至说,世界上只有两种BI:Tableau BI 和 others BI。了解背后的原理,你会知道此言虽然“过誉之嫌”,但也印证了Tableau可视化的卓越能力。

【致敬Tableau20周年】分析工具篇SQL、DAX、VizQL(上)

在这篇论文中,作者介绍了Tableau原型的数学基础,并根据字段的维度/度量、离散/连续/次序特征解释了“通用可视化框架”的可能性框架,并用拖拽的可视化界面实现了用户的“所见即所得”。Tableau20年后的今天,这个界面只有必要的调整,确无本质的变化;它的持久生命力,就在于Tableau对字段的特征分类上,特别是连续/离散的分类。

相比之下,不管是Fine BI,还是Power BI,甚至于观远、Qlik,都没有像Tableau一样对字段设置默认的连续、离散属性,这就意味着,字段的显示样式难以被“预设”。可视化的基础是笛卡尔空间,笛卡尔空间依赖于坐标轴,坐标轴基于连续性的字段才有意义。

基于这样的字段属性,不管是拖拽Tableau中的字段,还是双击、多选,Tableau都会根据字段特征推荐可用图形和最佳图形,背后是“问题——字段属性——推荐可视化”的技术逻辑。在“智能推荐”(show me)中,只有聊聊十几种图形,既是对业务应用的抽象概括,也是Tableau自动推荐图形专利的绝佳应用。

如下所示,Fine BI6.0和很多BI工具一样,列举了很多种图标类型,包括常见的条形图、饼图、折线图,也包括一些业务中使用较少的雷达图、桑基图、漏斗图。从可视化的绘制来看,Fine BI既借鉴了Tableau最为经典的多层“标记”设计理念(为每个度量轴对应一个“标记”),又使用了类似于Power BI的初始模板路线,因此不同的图形会看到不同的设置选择题。同时,还强化了帆软最为擅长的“报表类图表”,可以是说融合了多个产品的特色。

基于上述的对比会发现,对于不对字段做连续、离散分类的BI工具而言,“构建可视化”之前就需要增加人工的选择环节,变成了“问题及其字段——人工选择合适的图形——在可视化框架中填入字段”。为了提高这个“人工选择”的效率,各类工具就开始内置多种图形模版,这在方便业务用户的同时,也让工具失去了通用性和灵活性——无法完成超过预设模版的其他图标。为了弥补这个不足,像Power BI就会开发扩展,并运行用户上传图表模版。

可见,基于字段特征的智能推荐,和基于预设模版的选择设置,代表了两条可视化逻辑、两类BI工具范式,各有利弊、各有千秋。对于业务用户而言,Tableau的方式智能化程度高、灵活易用、可视化图表没有“上限”,但对字段理解要求高、容易让新用户无所适从、高级图表难以实现;Fine BI和Power BI的方式更“傻瓜式”、对高级图表支持性好,但也缺乏灵活性,阻碍了业务用户的探索精神。这也是喜乐君特别喜欢Tableau及其背后方法论的原因。

更多可视化逻辑方面的内容,欢迎参考:【工具对比】Tableau VS. Other BI可视化路径差异

2)仪表板交互设计

Tableau中“工作表/图表——仪表板——故事”的三层叙述方式由来已久,算是业内较为通用的框架,不过BI领域普遍使用的是“工作表/图表——仪表板”的双层框架,不管是帆软、观远,还是Power BI。随着Fine BI6.0对产品结构做出了两大调整(数据源-内容,工作表-仪表板),它和Tableau在仪表板组合方面的差距在缩小(很明显有明显模仿的痕迹,但Tableau架构确实是经过市场考验的好体系),但在交互方面较少有“几座山”的遥远距离。

我们先来看一下Fine BI6.0中自带的“图表实用场景”仪表板,如下所示。下图左侧显示了仪表板中可用的组件类型(图表、过滤组件、其他),右侧每个图表旁边则有常见的设置选项。拖入的组件默认“拼接”,具有自动磁吸功能,也可以改为“悬浮”。

工作表的关键是如何选择可视化图形类型,仪表板的关键则是图表、组件的布局和交互。

Fine BI的组件相对简单,默认分为三类:可视化图表组件、过滤组件、其他(tab组件、图片、URL页面)。Fine BI的仪表板可以对比Power BI的页面,它们都没有“容器类型”的组件(像Tableau的水平、垂直),设计师难以预设布局,拖拽组合的体验很难说优秀;相比Power BI,Fine BI的磁贴提示不够明显,很容易让新用户“抓狂”。

相比之下,Tableau既显著地强调了“平铺”和“浮动”两类布局方式——平铺始终占满整个画布,哪怕只有一个工作表;浮动则完全自定义,适合于草稿设计;又区分了“容器对象”和“内容对象”——内容对象和筛选对象可以非常方便地置于容器之中,这种“容器-对象”的双层布局在复杂页面中非常实用。

当然,Fine BI和Tableau在仪表板方面,最大的差距在“交互”。

在上面的实例仪表板中,我们发现Fine BI只有过滤、联动、导出Excel、跳转等极其有限的交互功能,再把参数也视为仪表板交互功能之一(虽然我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如何直接把参数添加到仪表板),我们发现依然是极其单薄的。

在仪表板交互中,最基本的交互是筛选(针对的是字段),其次是导航、跳转、下载(通常针对的是仪表板或单个工作表),不同BI工具在后者上的表现能力大同小异,能力差异体现在筛选上。如同小学计算可以直接口算、大学计算需要借用变量甚至方程求解一样,交互也可以按照是否依赖于“变量”(variables)分为基本交互和高级交互两大类。如下所示:

在Tableau中,用户可以极其方便地创建筛选、设置筛选,并通过“操作”自定义筛选的起点、终点、筛选字段及交互方式,同样的深度自定义却没有出现在Fine BI产品中。更远的距离还在于,分析师能否在仪表板中方便的引用单值参数(parameter)和多值参数(集set),并做深度的自定义,这在标杆分析、基准对比等案例中非常重要。类似的案例,我任意就可以讲解十个之多,借助于敏捷的交互能力,探索性分析才会成为现实。

当然,基于变量的交互要想变成实现,必须依赖于计算的支持。Fine BI在交互上的孱弱,与产品的函数能力弱有直接的关系,特别是窗口函数和组合函数等包含聚合的高级函数。

3、计算体系和分析深度

说到计算,BI领域的两大高峰是主打易用、通用路线的Tableau计算,和以专业、高深见长的Dax语言(Power BI)。Fine BI的计算,目前还卡在基本计算和高级计算之间,并未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计算体系。

工具的计算能力基本可以通过内置函数(built-in functions)体现,函数是最优算法、最优路径的程序固化,实现了产品经理和软件工程师对分析的理解。在DAX中,我们可以看到精湛的表模型、表操作计算;在Tableau 表计算和LOD详细级别表达式计算中,可以看到聚合的二次计算逻辑——这些都是分析计算的精华

在Fine BI中,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众多的函数,但在最重要的高级计算函数上,只有寥寥几个窗口函数,和6.0版本新发布的DEF函数。

聚合是分析的本质(喜乐君),直接聚合函数是所有BI工具的标配,但聚合的二次计算则并非被每家BI所支持,就像窗口函数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数据库管理软件一样(Mysql直到8.0才支持,Power BI也晚至2024年才会增加)。

1)表计算(窗口计算/快速计算)对比

聚合的二次计算,代表是合计和排序,SQL可以使用SUM(SUM([measure])) 实现,并用over (partition by A order by B)来精准控制。类似的操作,就是BI工具走向高级的必经之路。

Tableau的表计算(table calculation)脱胎于SQL的窗口函数(window calculation),但又有明显的改造和升级。它以其易用的配置,众多的函数,帮助SQL向业务用户普及了“聚合的二次分析”这一高级场景,帮助业务用户快速实现同环比、排序、移动平均等以往难以实现的题目。它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

  • 为窗口函数增加了可视化的操作——通过选择“计算依据”,直接生成over后的partition by和order by
  • 通过参考线、分布分析、趋势线等模型化工具,简化了表计算的自定义难度

反观Fine BI,它的“快速计算函数”几乎走向了SQL和业务用户的反面,提高、而非简化了二次分析的难度。这里以ACC_SUM为例,它的官方说明如下:

ACC_SUM(x_agg(array),range):根据横纵轴或行列维度添加的字段对指标进行跨行累计的计算。

• 参数说明 第一个参数为用户计算的指标,该指标必须为聚合函数或聚合指标。 第二个参数range为用户设置计算的范围,0为对所有行进行累计,1为对组内所有行进行累计。

• 示例 acc_sum(sum_agg(array),0)用户横轴轴拖拽销售日期(年分组),则该指标计算结果为,根据销售日期(年)对销量进行分组汇总,然后根据对所有行从上到下进行累加,获得每年的累计销量。

帆软BI帮助

你会发现,Fine BI借鉴了Power BI的程序化设置方式,而非分Tableau的可视化设置方式,采用0和1控制范围(partition by),这个逻辑完全阻碍了业务用户的理解和便捷使用。如下所示,当在横轴、纵轴中分别有分类字段时,对聚合值的排序就极其容易走向歧途,归根结底,Fine BI既没有像Power BI一样能实现精细化的代码控制,也没有像Tableau一样实现相对/绝对随意切换的依据调整。这就让高级的分析函数失去了它应有的灵活性。

如果看函数的体系,你会发现Tableau的表计算体系及其接近于SQL窗口函数,同时做了一些精细化调整,尽可能避免业务用户的代码操作,工具应该让复杂的问题变简单,这才是敏捷BI应有之义。如下,展示了排序函数的对比。

除此之外,Tableau还有WINDOW系列函数(典型如WINDOW_AVG)、偏移计算函数(LOOKUP/PREVIOUS/FIRST/LAST)、索引函数(INDEX)等多个表计算函数,可以和SQL的SUM(SUM ()) 窗口函数、LAG/LEAD/ROW_NUMBER等多个函数对应,这种继承既降低了工具之间的转换成本,也确保了理解上的通用性。

据power Bi方面的通知,它们将在2024年发布类似于SQL窗口函数、Tableau表计算函数的功能,增加WINDOW_X为代表的窗口函数。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,要知道,这个功能Tableau已经发布远不止5年(从我开始用Tableau就已经存在),国产BI很多都还没有搞情况如何取舍(比如多加国产BI工具保留了明细行级别的开窗计算)。

2)LOD详细级别表达式VS. DEF表达式

DEF表达式是Fine BI6.0新增加的高级函数(应该是取DEFINE之义),旨在实现“指定粒度的聚合”。虽然语法看似解决Tableau LOD,其实逻辑上更像DAX语言中的Calculation 和LOD函数的结合体,这种结合就有利有弊。它的表达式如下:


DEF (聚合, [维度1,维度2,…], [过滤条件1, 过滤条件2,…])

FINE BI6.0

上述的计算,对满足过滤条件下的明细行,计算指定维度组合的聚合计算。比如DEF(sum_agg(购买数量), [产品], [是否会员 = “是” ]),可以计算会员在产品分组下的购买数量。 第二、三个参数可以缺省。

在这个DEF表达式中,你可以看到LOD和DAX CALCULATE两类顶级表达式的影子。

  • Tableau LOD表达式:{FIXED [产品] : SUM(购买数量) }
  • DAX CALCULATE表达式: CALCULATE( SUM(购买数量) , FILTER( [是否会员] = “是” ) }

在LOD中,筛选条件需要嵌入SUM之中,或者在外部添加上下文筛选器,它用计算优先级(Operation Orders)解决过滤过滤的问题;而在CALCULATE中,它只有聚合和条件两个部分,维度条件可以直接放在视图中,或者写入FIlter之中。

从结构上,DEF定义表达式之时,同时采用了两家顶级BI的最佳表达式的特征,然后努力融为一体,正因为此,帆软的市场伙伴应该会说,“DEF既比LOD强大……,又比DAX好用……”。我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信心,只能说“无知者无畏”。

问题也处在这里,1+1并不总是大于2,特别是不同质的物种拼凑出来的高概率“不伦不类”,最终失去了它最重要的特色。DEF表达式追求功能上的完整性的同时,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难度,严重制约了底层的计算性能。一旦数据量筛选,或者计算逻辑略微复杂,计算性能就变成显著的问题。

所以,在我看来,FINE BI的DEF表达式,更像是“农民起义”,是对一次参考、借鉴的“草创”,一次高级分析的“冲锋”,但是限于企业整体的分析理解和水准,还需要很多次的持续努力,才能有所成就。如果要真正地实现对两大表达式的融合,Fine BI至少要弥补如下的短板:

  • 计算的优先级设定和调整:筛选的本质是计算,计算必有优先次序。Tableau通过功能预设、上下文筛选等方式调整次序;DAX通过计算列、度量值,以及Row Context、FIlter context、上下文转换(context transform)实现。帆软中没有这样的自定义设定,让它在复杂问题中,要么走向逻辑上的复杂,要么走向性能上的孱弱。
  • 底层模型优化:DAX的Calculate中FILTER并非我们习以为常的筛选条件,它是基于条件的表模型(table model),FINE BI没有这样的底层模型,对不符合过滤条件的也会执行同样的计算。
  • 计算与视图的关系处理:计算服务于视图聚合,计算与视图中已有的维度、过滤条件的关系,是高级计算的难点,当然,背后的本质依然是“计算优先级”。Tableau的处理逻辑简单,Power BI的处理逻辑复杂,各有优劣。

表面上,DEF是学习Tableau LOD,却又结合了DAX Calculate的逻辑,却没有想到自己既缺少Tableau计算优先级的设定,又缺乏DAX中表模型的基因。考虑数据支持、计算性能,我只能说DEF表达式并非大家想象的理想,距离高效的商业应用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。

4、性能与“企业级”技术支持

说到性能,不得不提Tableau的两大基石:专利技术VizQL可视化渲染引擎,和Hyper列式数据引擎。它们是Tableau所向披靡的关键,是无可匹敌的可视化效果,与支持企业级TB、PB大数据的基础力量。

一直以来,国产BI一直在努力模仿Tableau的可视化渲染引擎,可以说样子上已经有了七八成相似,不管是“像素级”模仿的有数BI和永洪,还是骨子里学习Power Bi、嘴上说超过Tableau的Fine帆软BI。

但是,没有一家工具可以达到Tableau的高度,为什么?

因为“形像神不像”。

不管是帆软、永洪,还是观远,甚至Power BI,你会发现大家都在字段的抽象分类上采用了偏向技术的路径,强调数据类型(比如帆软只有3个数据类型)、强调维度-度量分类(有时候还用了指标这样的唬人之词)。但没有强调真正支持可视化框架的连续、离散分类。这让各路工具在可视化展现上,都没有达到Tableau的高度。

另一个影响企业级别支持的则是数据引擎。

对于企业及BI而言,BI毫无疑问的适合数据仓库整合方可实现最大功力,也就是必须以DW/BI的一体化平台方式看到BI。新秀的BI公司比如观远会选择Spark等最新的技术,帆软则从努力被淘汰的Cube艰难地切换到新技术,却至今未能迈过亿级数据的门槛,几十万的导入、百万千万级的数据连接也会出现严重卡顿。

归根结底,Fine BI为代表的BI,只是前段的展现层,难以与数据仓库、数据集市整合在一起,这就迫使企业不得不在数据中台阶段加大投入,预先完成各种中间表、聚合表、逻辑视图、ETL,这反过来进一步加重了体系的脆弱性,让数据一致性、准确性、完整性成为巨大的挑战。

相比之下,Power BI从设计之初就建立了超级强大的表模型(tabular),Tableau中迈向企业级支持路上收购了Hyper先进技术(和SAP HANA同出一处);而后起之秀的国产BI也得以享受Spark等计算引擎的先进技术实现不错的成绩。

如果考虑到服务器集群等方面的支持,国产BI更有漫长的道路要走。

5、综合比较小结

本章从三个视角,重点比较了Fine BI和Tableau的差异,并间接提及了与业内领先、更为相似的Power BI,虽然还有更多的主题、更多的要点做详尽对比,本文也不在展开,否则就变成了更佳复杂的“技术测评”。

在每个主题,假设以相对最优的产品为基准,我们可以粗略的估计另外两个产品的相对得分。个人观点,如下所示。

对比主题FINE BITableau Power BI
数据合并与模型5 分
高级关系不足,
模型不足
10分(基准)
临时关系易用
共享维度不足
9分
抽象度高、高可定制,
学习成本高
可视化与仪表板交互6分
基本图形和高级图形
灵活性差、交互功能不足
10分(基准)
通用性最好
交互功能齐全
8分
图表模版丰富
缺乏自动推荐,
参数等高级交互难用
计算和高级分析计算5分
基本计算,高级计算弱
表计算难以控制
DEF计算体系欠佳
8分
表计算易用、LOD强大
缺乏表操作函数(转ETL )
10分(基准)
计算功能强大、函数齐全
技术要求高、门槛高
性能和企业支持3分本地支持尚可,大数据性能明显不足;集群支持能力弱。10分(基准)无限服务器扩展,超大数据量支持,专利引擎速度9分表模型强大,支持网状结构,云服务优势;学习难度略高
总分193836

虽然说,没有一个最优的产品,但是在不同的方向上,总是有相对最优可选,比如IT方向希望的高级、代码、高度可控、确定性,比如业务方向倾向的易用、灵活、“所见即所得”。Power“向左”,Tableau“向右”,它们都在自己专注的道路上做到了相对最优。Fine BI则希望扎根传统的Report经验、借鉴彼此的优势(特别是Power BI),为中国的数字化客户提供更易用的选项,希望它在这条路上能保持自己,同时有所“差异化”。

站在业务的角度看,Tableau可以作为“DW/BI+ai”平台使用,是企业敏捷BI、业务可视化探索的最佳选择,Fine BI在可视化探索分析、高级计算、数据模型等方面还有欠缺,更适合于对已有数据的总结性分析,生成Report或初中级可视化,或者复杂报表、大屏。对于尚未完成“信息化”,或者有大量管理数据需要“电子化”的企业,则适合选择支持填报的Report工具。

三、“所需”与“所予”:我们需要怎样的国产BI?

在从多个角度对比了Fine BI相对于Tableau(以及Power BI)的距离之后,我们可以随之思考: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企业,到底需要怎样的“BI工具”?站在“国产BI”的角度则是,在两大BI巨头之间,应该走怎样的“差异化”路线,才能真正赋能数字化转型路上的企业和个人?

首先,我尝试从一名业务用户、一名数据咨询顾问的角度现身说法,聪明的业务用户需要的是既能解决当下问题,又能引领自我能力提升的产品。过度迎合客户而设计的产品,虽然可能是你当下的“优选”,但同时也会早早地决定个人能力的天花板。因此,优秀的敏捷BI应该既简单易用,又有近乎无限的成长边际,在专业性和易用性上保持平衡,才有助于帮助用户建立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职业壁垒。

其次,从企业的角度看,企业追求“投入产出最大化”,软件、服务和人力都是直接的成本,企业最宝贵的是时间,“用金钱换取时间”是企业的典型策略,所以产品价格不是唯一考量要素,和成本价格足以匹配的产出价值才是关键。同时,企业软件瓶盖应该考虑兼容性,未来企业的数据服务将越来越像财务共享中心,将是一类企业资产中心。

“未来已来“,只有对那些充分理解、并融入数据世界的个人和企业而来,才有可能。在数字化的世界,我们用技术和工具换取了认知和见识,提前看到了其他人看不见的世界和道路,从而实现了领先。作为类似“数据”的逻辑体,“金钱”只是认知能力的逻辑上的“变现”,对于个人、企业都适用的。

从这个角度,回到第一部分的问题:“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分析平台”,每个人心中会有差异化的答案,但又具有很多的相似性。这个相似的部分,应该是通用软件平台要努力打造的部分;而差异化的部分,则是企业胜出的关键点。从企业获取、整理和利用数据的解读看,企业数字化需要建立在如下的能力和工具基础上:

  • 信息化工具:实现业务在线、管理在线、行为在线,典型如ERP、OA、日志管理系统。
  • 数据仓库:视“数据为资产”,需要确保妥善的保存、整理和预先处理,这就是DW/ETL工具的价值。
  • BI平台:实现数据到决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数据借助于分析转化为价值决策。

从前往后,技术的复杂性、确定性的东西在减少,业务的抽象程度、主观性的认知在增加。真正的BI平台绝非是“填报”和“复杂中国报表”,甚至不是“大屏”——我甚至把这三个功能视为是影响数字化进程的“三大毒瘤”;真正的BI平台应该侧重数据整理、逻辑加工、知识变现,其中的关键是敏捷ETL、业务“指标”、可视化探索,它们才是数字化进程的“启迪者”。

所以,从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段看,数字化企业需要的是DW/BI一体的平台,同时要求能赋能客户的平台。这些系统化的能力,可以被优秀的企业整合,成为超级服务。在近期的某次客户培训中,我就系统介绍了如下的工具能力和关键架构:

敏捷分析知识体系(喜乐君)

从这个角度看,我向来不支持那些主打填报、复杂中国报表和大屏的企业,虽然它们看似热闹非凡,但它们已经几近未来的尘埃和过客。我对能认真钻研业务逻辑、耐心打造精品、为客户提供咨询价值的企业则心怀敬畏。它们的代表可能是:

  • SAP/Salesforce:未来的SF如同昨日的SAP,将是云世界的业务流程重塑者;
  • Excel/Tableau:未来敏捷分析工具的地位,就会像今朝的excel一样普遍,认知能力和工具齐头并进。
  • 麦肯锡/IBM:为客户提升价值,帮助客户更真切地触碰未来的咨询顾问。

相比之下,目前国内优秀的BI企业,要么过度迎合客户需求,要么失去了差异化的思考,走向“拿来主义”和“形式主义”,未能在科学的、客观的体系框架做出有价值的创新性研究,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硬实力,因此,我个人对“国产BI”未来几年的发展依然持比较保留的态度。在这种情况下,充分地利用Tableau、Power BI这类优秀工具,更能保持“数据心智”上的“年轻态”,更能触碰未来,把握未来。


参考文献:

Nov 6, 2023 更新第一部分

了解 喜乐君 的更多信息

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。

Continue reading